近日,西安市资源规划局公示了《三学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2020-2035)》,公示期截止2021年1月23日,期间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合理意见。关于这座街区的提升改造应从国家文化自信战略的高度来考虑。
众所周知,西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三学街是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缘于街区内的“一庙三学”,即 “官学与文庙同地”的格局。“三学”就是西安府学、咸宁县学,加上长安县学,“一庙”为文庙,也叫孔庙。历史上,西安府学居中,咸宁县和长安县由于治区分别在东西两边,所以东西分别坐落着咸宁县学和长安县学。
三学街以孔庙(碑林博物馆)为中心东西500米范围内,遍布着距今已1800多年的汉代皇家寺院卧龙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西北四大书院之冠的关中书院,有始建于唐文宗太和开成年间的宝庆寺塔以及明城墙、魁星阁,此外还有民国以来的民盟陕西省委办公遗址、以及叶剑英、高培支、李仪祉等历史名人故居。其中国家级文保单位2家、省级文保等单位4家、市级文保单位2家。这座传承千年的历史街区,既涵盖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涵盖了体现中华文化精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此高规格、大规模体现一个民族精神文化精髓的多重文化遗产集中于三学街这条五百余米的街区,不光在我国,就是放眼全球也属凤毛麟角。可以说,三学街是西安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之根”。从这一角度来讲,三学街应当有与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卢浮宫所在地)、英国伦敦的罗素广场(大英博物馆所在地)等世界级文化遗产所在街区同等的影响力。
十三五时期,西安被列为国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国家文化中心城市是一个国家内具有雄厚文化发展基础,在文化领域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并且对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示范作用。
最近,中国社科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发布了一项研究报告,在第二层级(北京是第一层级的国家文化中心城市)的国家文化中心城市中,西安仅次于上海,其后是广州、杭州、南京和郑州。指数排名中,上海得分0.37,西安0.24,广州0.23,杭州、南京和郑州分别是0.21、0.20和0.19。报告指出,西安之所以排名第二,主要是在建城时间和是否曾为都城存在优势,历史文化底蕴厚重,但其在联系度方面远远低于上海和广州,示范带动和辐射影响其他城市的能力相对较弱。
这项报告实质上指出了西安在未来扩大国家重要文化中心城市影响力的应当竭力改善的地方,如果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2月在北京考察时所说的,"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要本着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精神,传承历史文脉。"那么作为西安的文脉所在,三学街的改造提升不仅对西安建设国家文化中心城市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下,它对传承和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也有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
基于以上原因,结合三学街街区改造现状,我建议如下:
一、要跳出三学街看改造:三学街目前立项的改造面积约540亩,其中要求今年8月完成170亩改造任务,其中30亩为碑林博物馆扩建用地。
目前,西安城墙内历史古建除钟楼、鼓楼外明代以前的古建大都淹没于杂乱的民居胡同当中,三学街内的明清以前古建亦是如此,居住环境恶劣,街区消防隐患严重,虽然以"文房四宝"书画为特色,但缺乏文化品味,系统性差,与其内顶级文化遗产并不匹配。
所以,建议在街区建筑方面,应考虑建筑主次位的布局,拆除一批与街区风貌不匹配的如南门里东侧的商业项目、端履门内的一些非传统建筑,力求突出街区碑林博物馆、关中书院、卧龙寺、宝庆寺塔等古建群的区位主体效果。
同时还建议,在全球范围内,力邀像梁思成、贝律铭这样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极深造诣的建筑师担纲规划设计整个街区的建筑布局,使古、现代建筑在未来的三学街中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二、发挥政府主导作用,设立碑林文化发展基金,促进以碑林为核心的西安国家文化中心城市的软实力,从而促进西安作为世界文化交流中心的国际地位。
陕西是文化大省,但并非文化强省,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碑林文化发展基金是以碑林这样一个金字招牌,结合政府与民间力量,促进大西安文化中心城市的文化产业大发展。
近十年来,随着市政府北迁和南北两个国家开发区以及曲江新区的高速发展,西安商业中心已经从城内快速向外困扰,商圈多极化趋势明显。特别在互联网经济下,城内传统商圈呈现出的萧条景象在近两年来更加突出。
通过文化发展基金的运作,吸引全球资源,发掘扶持本土文创新业态,整体提升碑林高端文化产业势在必行,特别是5G技术的快速应用,文创产业将迎来一个新的蓝海。
三、三学街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在本次调研中,我了解到近两年来街区游客数量已减至2万人左右/天,即使在节假日,街区游客量也仅在5万以内。
但上世纪90年代,三学街是国内外游客必来打卡必。据相关文献记载,游客鱼涌而至,从端履门至书院门,每每都是人头攒动,挪步前行,人挤人挤倒人是常有之事。每年春节期间的明城墙灯盏以前是在三学街举办的,考虑到超量游客的安全因素,从第八届开始,政府将每年的灯盏改至城墙举办。
人气的大幅下降是三学街近10年来面临的一个尴尬,也是西安传统街区面临的尴尬。这一方面来自于城市环境的变迁,但很大原因来自于街区规划的无序和无度,导致人气商气的严重损伤。
从近20年来上海、广州和深圳等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来看,在初期街区改造提升中,就应注重公共服务和商业服务的深度融合,但更应设计好政府在未来街区发展中的退出机制和强化政府在公共文化活动服务中的主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