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预设:跳动的思维火花
采访与社会调查有啥不一样?嗯,也许咱们可以这么看:去采访前,你是不是心里已经有了个小小的理论预设或者逻辑小火苗?
哎呀,说到矿难这种突发事件,记者能有啥理论准备呢?又能形成啥逻辑火花呢?说实话,这真的挺难搞的。对于大事报道,记者哪能先有个逻辑判断呢?最多就是一些想法的小碎片,比如违法作业、官商勾结啥的。这些想法得靠事实去证实,而更丰富的真相就藏在未来的采访中。找出它们,就是记者的最大使命和挑战!采访完后,这些碎片就会自然而然地变成逻辑判断和理论啦。当然啦,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理解力和逻辑整理能力。
但是啊,千万别把采访当成印证某种假设的游戏,那样就没意思了,简直是在亵渎事实。
不过话又说回来,理论就像捕捉世界的网。如果你对这个世界没啥看法,那采访也就没啥价值啦。记者是人,不是扫描仪哦。换句话说,你对世界的认知会决定你能捕捉到信息的价值。
至于预设问题还是随机跟进,这个嘛,得看采访的题材。事实总是比理论更精彩,变化也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但没理论或逻辑武装的话,记者就成了吸尘器,抓到啥是啥啦。有理论准备的大脑,能让记者像守在洞口的猫一样,随时捕捉话题之鼠。
说实话啊,这世上根本不存在绝对客观的采访或调查。人们只能慢慢接近真相,但想完全捕捉到,那是不可能的。不过,新闻采访和社会调查还是有两点可以共享的:一是价值中立,二是逻辑循环链。
采访时得保持价值中立,就是把那些既定观念、看法、理论都放一边,用清空的心态去迎接事实。特别是在采访过程中,千万别让自己的成见影响到采访对象或事实。价值中立不是说没预先的理念或逻辑,而是别让它们在捕捉事实时捣乱,让“客观”能自然呈现。举个例子吧,采访矿难时,你可不能这么问:“死了这么多人,您觉得矿主是不是很可恶?”
至于采访需要逻辑循环链,那就得借鉴社会学研究里的逻辑关系啦。毕竟新闻学才百来年历史,而社会实证研究都二三百年了。获取事实的逻辑方法当然可以拿来用。这个逻辑循环是这样的:
就拿《新周刊》做过的“同学会”专题来说吧,这种大型报道策划,没一套成熟的理论准备或逻辑判断,最后就是一堆乱糟糟的事实,读者哪能看明白?对于这个专题,我们可是做了好多预设的,比如:
1. 现在的同学会是不是已经从感情维系变成经济利益甚至政治关系了?
2. 同学会里有没有阶层分化啊?那些名牌大学的同学会是不是已经成了所谓的“权力精英”了?
3. 一个人的一生会参加好多同学会,那哪个阶段的同学会最重要呢?小学、中学还是大学?各种同学会的交流模式有啥不一样?
这个“同学会”专题是2003年做的,那时候的中国社会跟现在可不一样了。这些预设可能超前了点,或者根本就是西方模板下的逻辑判断,跟中国社会完全不是一回事。但不管证明还是否证,都是推动我们接近事实的动力。
深度报道的采访,其实就跟策划一场大戏差不多,得好好谋划设计。这不仅仅是事件报道或专题策划的事,也是媒体竞争和广告客户的需要。
其实,新闻策划并不会牺牲传媒的客观性。吃新闻这碗饭,说它是门艺术还差不多,说科学就有点过了。事实跟假设,就像狗跟尾巴一样。有时候是狗摇尾巴,有时候是尾巴摇狗。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和控制的,一边太强或太弱都不行。
二、捕捉:真相的奇妙旅程
你说这个世界的真相能不能逼近呢?这让我想到了量子物理学里的“测不准原理”。
按照海森堡的说法,这个世界是不可测的,因为任何测量这个世界的工具或方法都会干扰到测量对象,所以得到的结果已经不客观了。那悲观的人可能会说,我们永远都接触不到这个世界的真相;但乐观的人却坚信,人类有能力无限逼近这个客观世界。
对于“客观世界”,量子物理只研究了自然世界这一部分,还有更变幻多端的人类社会呢。而我们新闻人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地接近事实。
从心理学角度看啊,每个社会观都是观察者的心理投射,每个人看到的都是自己的那一面。哪个记者不是从自己的视角去采访呢?哪个编辑不是按自己的兴趣去剪辑素材呢?所以,我们写的深度报道,就像一场奇妙的旅程,带着读者一起探索这个世界的真相! |